学科与专业特色建设
形体艺术系有着全国少有的,优质的教学基础设施,配备了专门的训练场地及具有国内最高标准的专业训练设备。成立之初,云南省体育局捐赠了一批价值65万教学设备和器材。形体艺术系是传统杂技艺术与高职高专教育体系结合的产物。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优秀的管理团队及协作单位。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结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力求传承与创新并举,注重职业化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重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艺双馨的创新型、技能型、应用性高素质人才。形体艺术系杂技表演专业开办有八年一贯制大专、六年制中专等全日制学制。
形体艺术系现设有三个教研室,开设课程体系为六大体系:舞蹈训练、基础训练(包含肢体开发、综合体能)、顶功、跟斗、剧目排练、项目训练。形体艺术系力求传承与创新并举,注重职业化教育和个人素质的培养。开设专业技能表演、音乐表演、戏剧(曲)表演、武术技能表演、形体艺术拓展表演、文化知识教育的各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坚持办学宗旨,通过严谨的课堂教育和丰富的社会艺术实践,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杂技、戏曲表演基本理论及杂技、戏曲的表演技能,毕业生广受社会以及国家专业院团的欢迎。
(1)学院在完善科学的、系统的、有地域特色的杂技魔术人才培养模式,组建最优化的教学团队,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方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杂技艺术教育的培养层次,用最大的努力培育这些孩子,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杂技表演专业队伍。
(2)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杂技精品的打造,狠抓创作和艺术生产,力争早出成果。不断提升杂技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学院和社会创造和获取艺术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3)针对培养对象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系列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杂技表演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杂技、舞蹈、戏曲表演专业的技术技能,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知识和修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能力,有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应用型杂技表演人才,成为云南省乃至全国高水平的新一代杂技演员群体和云南杂技表演艺术发展的生力军。
舞台实践及技能技巧训练
形体艺术系杂技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各项专业比赛,在国际、国内赛场上取得80多项骄人战绩和至高荣誉。在云南省杂技团、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重庆市杂技团等一批国家重点院团,在苏州、昆明、丽江、大理等单位及地区拥有《丽水金沙》、《希夷大理》、《梦幻腾冲》等一批知名的实习实训基地,率先进入国际演艺市场,在美国的《玲玲马戏团》、加拿大的《太阳马戏团》、德国的《koko演艺集团》、法国的《凤凰马戏团》等世界最知名演艺集团参加演出,活跃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大舞台上。受到了各级政府、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为云南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涌现出了许多国内外知名的杂技表演艺术家,他们积极参与到国家专业院团,国家外事文化交流活动中,表演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曾多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外政要的接见,多次受到各国、各地区、我驻外使领馆及各级政府部门的表彰。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