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网 1月13日
编者按:
为展现高校基层党组织在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方面的先进经验、有效做法,高校思政网从即日起推出“高校书记案例精选”专栏,定期分享全国高校在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加强支部班子建设、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提高思政工作能力、引领师德师风建设、严守党纪党规、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等方面的优秀基层书记工作案例,敬请关注!
情理交融聚人心,增强支部凝聚力
东华大学高技术纺织品系党支部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对党支部党员教师关心不够,尤其在青年教师成长最需要指点和带路的时候,我没能在第一时间关注他们的需求。”2018年3月20日,东华大学高技术纺织品系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党员们开诚布公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气氛真诚热烈。作为面向全校公开观摩的一次组织生活会,很多参加观摩的同志感慨,这才是真正的组织生活会,不仅让大家红脸出汗,更能凝心聚力。
做法
作为党支部书记,孙宝忠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把严肃规范开展党支部政治生活摆在突出位置,在工作中开创了“一心两建四坚持”的工作方法。他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中心,注重加强思想建设和学科建设,坚持“轮值”支部书记制度、坚持开展“讲问式”阅读学习、坚持俯下身子“听民声”、坚持跨界交流“搭舞台”,通过一系列务实的做法,有效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了支部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教学科研水平,解决了基层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增强了支部教师为新时代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力量的本领,促进了党支部建设整体质量的提升。
1.坚持“轮值”支部书记制度,强化党员责任担当。为突出政治担当,孙宝忠提出了“人人学当支部书记”的工作新模式。在“人人参与,轮流主导”的“轮值”支部书记制度中,支部每位党员教师轮流当一次一把手,组织开展一次组织生活。近年来,党支部先后围绕“开拓援疆精神,实现超值自我”“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落实好本科教学”“学习十九大精神,落实好学科发展”“加强党性建设,为一流学科奋斗终身”“进博先锋·党员行动”“争做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好干部”等主题,实施“轮值一把手”主旨主讲、支部书记定向点评、党员教师自由讨论的制度。这种形式,充分激发了党员教师的内在潜力和立德树人的担当意识,增强了党员教师对党支部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2.坚持开展“讲问式”阅读学习,提升党员教师政治理论素养。为提升全体党员教师的理论素养、有效增强政治担当意识,孙宝忠组织开展“讲问式”读书会活动。党支部组织党员每学期学习一本经典书籍,学习后推出一位主讲人,其他人为“主问人”。目前支部已开展《幸福就这么简单》《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党员干部读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几十本书的阅读。以研读经典书籍为基础,以主讲和点评为支撑,以主讲人和其他党员教师互动为重点,这种“讲问式”读书会全面提高了党员政治素养、党性修养,有效激励教师成为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为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3.坚持俯下身子“听民声”,用脚步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孙宝忠注重将真情融入工作。近年来,他一有空闲就走访系里的党员群众,询问老师们的家庭情况、是否需要帮助;了解科研工作存在哪些困惑,共同分析解决途径;问询职称晋升还有哪些欠缺,需要如何改进等。通过走访,孙宝忠听到了党员、群众的声音,了解到了大家的诉求,用脚步拉近了党支部和大家之间的距离。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孙宝忠带领支部教师坚持和博士生结对子,并建立了博士生询问反馈制度,对博士生关于学习、工作、生活的各种提问,支部教师都会在一周内完成回复。
4.坚持跨界交流“搭舞台”,助力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孙宝忠立足推进事业发展这个落脚点,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有机融合,引领高技术纺织品系上水平和提升党员教师核心竞争力有机融合。他定期组织跨支部交流,打破以往学科之间、专业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边界,提升青年党员教师对各种学科新问题、新方向和学科前沿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组织支部教师深入研讨主干课程改革,带领大家和系里学生座谈,听取学生对课程教学的需求,设计形成多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支部党员教师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结合自身丰富的课题申报经验,从科研课题选题、基本思路论述、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阐述等方面,为支部党员教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开展指导;创设“月月谈”讲座,为青年党员教师搭建锻炼舞台,也为博士生成长提供帮助。通过“搭舞台”,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切实把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推进中心工作的强大动力。
点评
东华大学高技术纺织品系党支部书记时刻牢记政治担当,把工作重点聚焦到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中心工作上来。通过情理交融的工作方法有助于党员教师对党支部形成感情上的依赖、思想上的认同、行动上的支持,实现了支部工作与中心工作双促进、双提高,强化了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了党支部建设质量。
(文章摘自《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第一章《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