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职院:影视表演专业建设发展信息表

作者:jiaowuchu 来源: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发布时间:2015-04-10阅读:8781

附件1

 

云南省支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发展信息表

 

 

 

专业名称   影视表演      专业代码670205           

项目类别(□本科品牌专业 □应用本科转型专业 高职高专专业)                              

学校名称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代码12558

学校举办单位  云南省文化厅                          

学校所在地  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办事处17号                                   

填表日期   2015年  4月  5日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财政厅


填 写 说 明

 

1.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申报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一、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

影视表演

建设内容

高职高专专业

专业代码

670205

修业年限

3

专业设置时间

2011

学位授予门类

 

该专业现有

在校生数

58

该专业累计

毕业生数

4

首届毕业生

毕业时间

2014.06

该专业近三年

平均就业率

100%

所在院系

综合艺术与公共管理系

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

160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    名

杞  嵘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1.05

学    位

学    历

专科

所学专业

戏剧表演

毕业院校

云南艺术学院

职    称

国家一级演员

职   务

系主任

通讯地址

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办事处17号

电   话

  办公:0871-68415887      手机:13577178596

电子信箱

Qirong2006@163.com

邮政编码

650111

主要参

与人员

姓 名

学 位

技术职称

承担工作

汪克敏

戏剧硕士

教授

课程建设

黎  华

教育学学士

教授

校内实训

张璎琪

艺术硕士

副教授

硬件建设

张汝兰

教育硕士

副教授

师资团队建设

周荣耀

教育学硕士

讲师

校企对接相关工作

         

 

二、主要教学成果

(一)人才培养

该专业负责人在2007年至2011年间,在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共招生培养了影视表演专业700余名学生,这些学生先后就职于全国各电视台、影视公司等,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本专业自2011年首次招生以来,共培养学生60余人。毕业生在云南润视荣光影业制作有限公司、昆明市电视台等业界颇有影响的影视公司和媒体实习、就业,受到业界媒体的好评。

(二)作品演出获奖

本项目负责人主要作品如下:

话剧《蝴蝶是自由的》任导演、社会演出反映良好

话剧《洒满月光的荒原》任导演、社会演出反映良好

话剧《打工棚》任演员、获文化部颁发表演奖

话剧《我的西南联大》任演员、获云南省表演奖

2010年云南省文联授予“云南山茶花奖”等等奖励

2007年被云南省文化厅授予   优秀青年演员称号、第六届云南戏剧山茶花奖得主, 多次受到省一级表彰!

参加拍摄电影20余部、电视50余部、大型方言剧3部,代表作电影《金沙水拍》《彝海结盟》《大漠歼匪》电视剧《玉观音》《追捕》方言剧《东寺街西寺巷》《乐事拐拐小楼上》塑造的人物脍炙人口,经久难忘,并被媒介称为本土明星。

主要参与人汪克敏教授现为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省级省级精品课程《表演——形象塑造》,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十数篇,编导小品、戏剧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排演了《第十二夜》、《楼梯的故事》、《山打根八号妓馆》、《樱桃园》、《德龄与慈禧》、《两个星期一的回忆》、《油漆未干》、《窝头会馆》等。

三、参与共建单位(指校外单位)

单位

承担工作

云南省话剧院

提供学生实训基地、辅助开展专业实践教学

 

昆明市儿童艺术剧院

提供学生实训基地、辅助开展专业实践教学

云南润视荣光影业制作有限公司

提供学生实训基地、辅助开展专业实践教学

红土地艺术团

提供学生实训基地、辅助开展专业实践教学

云南省电视台

提供学生实训基地、辅助开展专业实践教学

昆明市电视台

提供学生实训基地、辅助开展专业实践教学

 

四、建设内容及目标

内容包括:专业建设基础、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内容、改革举措等内容(不够可加页)

(一)专业建设基础

本专业建设的基础主要在如下基本教学空间和师资两个方面:

1.基本教学空间

影视表演专业现有360平米的排练室2间,话剧表演所需屏风、舞台道具和灯光设备、摄像机、后期剪辑设备等1套。

2.师资方面

负责人杞嵘早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戏剧表演专业,毕业后长期在云南省话剧院工作,并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进修学习戏剧表演3年。在云南省话剧院工作期间,长期担任云南艺术学院文化学院戏剧系影视表演专业的兼职系主任,直接指导该系影视表演专业的建设,这些资历为我系影视表演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深厚的专业基础和较为广泛的社会资源。我系长期聘任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副院长汪克敏教授和影视特技表演教授、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东方人体文化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民族武术文化委员会常务理事黎华教授、高级化妆师张力甫老师担任兼职教师;聘任国家一级主播、云南省文化馆副馆长李冰江老师讲授台词等课程,保证了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的高标准严要求。主要参与者张汝兰老师先后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获教育硕士学位,副教授,现为我系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对专业建设工作有长期实践经验。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影视表演专业为我系成立后的重点建设专业,也是在学院将我系作为学院整体专业建设孵化器予以重点扶持,开展专业链和专业群建设的核心专业。在全局上,我系希望通过本专业的建设,带动影视舞台技术、人物形象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等相关专业(方向)的发展,对传统专科教育的窄口径培养形成必要的反拨,通过后续的专业建设,有效发挥专业(方向)之间的辐辏作用。

我系影视表演专业的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是:

1.以市场调研为先导,确立专业建设依据。

在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准确把握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及产业性影视传媒集团等社会用人组织在影视表演相关产业链中所需人才的整体结构(含专业结构、角色类型结构、年龄结构等)、各梯队人才的数量与比例关系,并尽可能地了解因亡故、工作变动等所导致的自然减员与招录情况,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2.以区域教育为参照,明晰专业建设方向。

全面调研云南省内各院校影视表演相关专业的建设现状,尽可能地了解兄弟院校影视表演及高度相关相近专业(方向)的布局及其专业链完善情况、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生源结构及毕业生就业去向等相关信息,为我系影视表演专业建设提供区域性参照系统,为我系影视表演专业真正发挥引领作用奠定基础。

3.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

根据上述前两项调研的结果,以及我院和我系动态的专业布局,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并依据此项规划,配置一套优质而相对完整的教学空间及设备等硬件资源。

4.合教师资源,建设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构成的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5.化产教融合,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建设一批与专科层次影视表演类人才充分匹配的校外实训基地,以产教融合为导向,合作开发实训项目,并坚定不移地推进实训项目的课程化建设,为稳步快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广阔平台;

6.写优质教材,实现实训项目成果转化。

以培养适应区域影视产业发展需要的影视表演类人才为目标,在研究业内所需人才培养类型与规格的基础上,深入分解整合传统影视表演相关理论,编写出能够适应未来影视表演类人才培养要求的高质量教材,实现实训项目成果的及时转化。

7.创新培养机制,稳步快速提升学生素质。

积极探索能够稳步提升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模式与机制,为影视表演相关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联动机制的建立奠定初步基础。

8.以专业群建设为纲领,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影视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影视表演人才。毕业后可选择在影视、电台、电视台、专业文化团体从事舞台表演、幕后组织、拍摄、后期制作等相关工作。通过提升专业服务产业项目建设,力争使我系有效发挥影视表演专业群优势,每年为社会输送一批覆盖影视表演产业链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专业人才。

(三)专业建设内容

1.以产教融合为导向,深化校企对接。

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存在价值,决定了高职人才的培养必须与产业企业的发展实现充分的对接,在对接的过程中,对来自产业行业企业一线的人才需求类型与规格,以及亟需的短期素质提升与培训服务项目等有一个准确及时的了解,实现产业行业企业驱动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回馈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因此,影视表演专业建设的首要内容就是深化作为人才培养单位的高等职业院校与相关产业行业企业的有效对接,建立其产教融合互动的良性机制,为向社会输送优质专业人才、提供优质专业服务提供有效通道。

2.以实践育人、服务产业为宗旨,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级能人才的教育,强调人才培养规格的实践性,服务产业的导向性,专业建设应以区域社会产业门类的客观要求为准绳,实现学校教育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通过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搭建起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广阔舞台,才能强化实践育人、服务产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宗旨。

3.转变培养方式。

高等教育的传统方式是由高等学校通过既定的课程体系,在一定的周期内(专科3年)完成特定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科目的方式,单向地向社会输送人才,但这已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实际。对于影视表演来说,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审美水平和日渐增长的精神需求最终反映为市场对影视表演人才的需要,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及时作出反应。而单向地培养输送人才的传统做法无法对此作出快速反应,因而不适应当前和未来影视产业的发展需要。变高校输送人才为高等学校和企业共同关注投入影视表演人才的双向培养方式,将会有效地在尊重并响应变化了的市场需要的同时,保证影视表演人才应有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的积淀,这样既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影视表演从业者终身职业生涯的发展。

4.优化师资结构,建设双师型师资团队。

优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优质服务的提供都必须以数量充实、结构合理优化的师资团队为前提。在专业分工相对精细化的现代社会,要培养适合瞬息万变的市场需要的人才,就必须充分发挥师资团队的力量。因此,将具有不同所长的大家名师的深厚理论基础、长期实践经验和精湛技艺整合成为能够熏育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才的人力资源库,势所必然地成为我系影视表演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我系教师团队的建设将包括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以及整体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这种由点到线、线动成面的建设格局,将有助于我系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快速形成。

5.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

教学质量反映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又集中地表现为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具体表现为定量化的就业率和定性的评价结论。在产教互动频繁、产教融合的局面下,无论由人才培养单位自说自话地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标榜,还是由用人单位仅仅依据个别毕业生的表现而妄下结论,都难以真实地反映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因此,明确第三方评价主体,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将更为客观公正地对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培养的人才的质量进行评定,这种客观公正的评定结论反馈到下一轮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无疑会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改革举措

1.注重优质师资的配备。

该专业除由国家一级演员、导演、云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杞嵘担任系主任并讲授影视表演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外,聘请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汪克敏老师指导我系的专业建设,并担任部分课程的讲授;聘任影视特技表演教授、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东方人体文化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民族武术文化委员会常务理事黎华老师讲授舞台技能、影视武打技术等核心专业课程;聘请高级化妆师张力甫老师担任化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等。业内知名专家充实到我系专业建设和课程讲授中,保障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高标准、严要求,也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产业一线的对接。我系在下一步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中,将在优质师资配备上进一步着力。

2.响应产业要求,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内容与方法。

根据文化产业领域影视公司、电视台等行业新的技能要求,结合影视表演专业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改革传统教学思想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促进教学现代化。

3.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

校企合作,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内容包括优秀话剧剧目、经典影视片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开发的实训项目、网络课程、资源等,按照现代科技数字化的目标进行建设,提高资源的共享性、便利性,发挥其培养人才、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基础性作用。

4.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促进毕业生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行业开办职业教育,依托的主要是高等学校对新的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吸纳和传授,以及对行业一线实践技能的适时呼应。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建立,将有助于客观评价双方付出努力的程度和具体成效。用第三方评价的反馈信息,反过来促发内部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从而将毕业生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贯彻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5.结合专业建设实际,完善配套规章制度。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项目的实施,是一个持续不断创新的活动过程,既依赖于人力资源的投入,也依赖于一定的资金的支持,而其成果的巩固和持续提升最根本地要落实在制度创新和机制更新上。因此,根据新形势下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要求和影视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状况,适时制定、修改和补充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为保障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支持与保障资金年度投入计划(万元)

2015年:10

2016年:15

2017年:25

进度安排(按年度填写可考核的指标)

2015年:

初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延聘企业专家到校担任专业课程

制定相对完备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规划

初步建立3个校外实训基地

2016年:

围绕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设定实训项目开发目标

初步明确双向培养方式,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目标与计划

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制定骨干教师培养目标与计划

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制定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目标与计划

明确第三方评价主体地位和作用

2017年: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将互派人员双向学习服务机制常态化。

整合人财务资源,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管理运用机制。

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增加至10个。

确立以育人为目的的实训基地建设。

将课程化的实训项目,通过剧目排演等方式,予以成果化。

检验双向培养方式的优缺并改进。

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促进专业建设;

以专业建设目标责任制,督促专业带头人成长

以骨干教师培养,深化专业核心课程改革;

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督促骨干教师成长。

加强师资队伍资源整合,建立团队协作机制;提升团队战斗力。

确立第三方评价机制


附件2

申请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名单

 

学校所在

地市区

学校名称

学校代码

申请支持专业

专业代码

专业2014年新生报到率(%)[1]

专业2014年初次就业率(%)

省重点建设(√)

该校已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专业(√)

昆明市

西山区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12558

影视表演

670205

85%

100%

 

 

 

 

 

 

 

 

 

 

 

 

 

 

 

 

 

 

 

 

 

 

 

 

 

 

 

 

 

 

 

 

 

 

 

 

 

 

 

 

 

 

 

 

 

 

 

 

 

 

 

 

 

 

 

 

 

 



[1]新生报到率=新生报到数/录取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