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戏曲学院/学院新闻

培养专业花灯后备人才的重要收获

作者:xijuxi 来源: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发布时间:2019-12-16阅读:16324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花灯小戏《路灯下》2019年曾相继到云南财经职业学院、云南农业职业学院、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校、昆明市西山区苏家村欢度九九重阳节广场文化活动日巡演,还入选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2019年度艺术节,并作了录像,将由云南广播电视台播映。经过一年反复打磨,以其更完美的内容和形式,使该剧传播圆满地告一段落。

在此之前,花灯小戏《路灯下》曾于2014年参加在宣威举行的云南省花灯艺术周获综合一等奖;2016年参加在张家港举行的第六届小戏小品展演获优秀剧目奖;201611月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获校园之星奖;201711月参加在长春举行的“2017吉林传统文化遗产·领略戏曲经典”系列活动获荣誉证书。

五年的艺术实践经验积累,花灯小戏《路灯下》获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为该剧的进一步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条件。国家艺术基金扶持优秀戏曲剧目,使当下戏曲从业人员深受鼓舞。

滇剧、花灯剧是云南两大地方戏曲剧种。始建于19565月的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是云南唯一设有滇剧、花灯剧专业的教育机构,也是滇剧、花灯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第二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称号。云南省文化厅20145月命名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云南省教育厅20191月命名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云南省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戏曲表演(滇剧、花灯表演)”和“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云南地方戏曲生产性实训基地”。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花灯专业办学,一贯坚持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相结合,以创作促教学,在创作演出过程中促进年幼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和提高。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花灯专业师生在继承《闹渡》、《刘成看菜》、《探干妹》、《白扇记》、《柳荫记》等一批传统花灯剧的同时,还相继创作、改编和排演了《武松打店》、《考试之后》、《巴山秀才》、《贺家姐妹》、《金碧坊》、《水竹箐的阿妹哟》、《青春的味道》,《花灯情》、《路灯下》,《万树梅花一布衣》等大小花灯剧。在戏剧题材、艺术构思、人物塑造、主题思想、舞台艺术呈现等方面,持续不断地有了新的突破和提升。既搞好教学工作,又开展艺术创作活动,已经成为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花灯专业的优良传统。

其中,花灯小戏《路灯下》讲的是晚上,一个背着书包的男孩在县城街上溜达。他见街道旁的路灯下,有一位兼职看管单车的妈妈正在陪着她的女儿做作业,便悄悄地走到这对母女身后。男孩对妈妈说:“阿姨,你家去看管单车吧,这道题我来教小妹做。”为了让妈妈了解这件事,女孩告诉她的妈妈,这位男孩是初中一年级的小哥哥,昨晚他就来过,还教她做作业呢。放学这么久了,妈妈劝男孩赶快回家去,以免父母担忧。男孩回答:“阿姨,我不想回家。”原来男孩的父亲是个老板,长年在外做生意,很少回家;闲在家中的母亲整天忙于打麻将而不管自己的孩子,男孩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这使妈妈想到当今社会上确实有这样的父母,不过问子女的学习,他们认为只要有钱子女就能上大学,或者把子女送出国门去读书。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妈妈的家就在单车保管处附近。得知男孩吃的是零食,还未吃饭。妈妈回家端来一碗蛋炒饭和用保温瓶装着的菜汤。拉男孩坐下来吃饭。当妈妈喂男孩喝菜汤时,男孩被妈妈爱护孩子的真情所感动,禁不住流下了热泪。男孩今年考入初中,学校曾召开过两次家长会,男孩的母亲一次都不参加。昨天,老师又通知开家长会。男孩请求妈妈帮他去开家长会。并拿出两百元,作为妈妈看管单车的误工费。“孩子,”妈妈把钱退给男孩,高兴地说,“阿姨答应你”。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男孩再次“分享母亲的亲切妈妈的爱,分享家的温暖和甜蜜”。家长会明晚才召开。妈妈对男孩说,我今晚就去找你的妈妈,我要当面告诉她,她有一个好儿子,阿姨相信她会成为一个好妈妈 。男孩、女孩听了,上前搂住妈妈,亲热地喊了一声“阿姨”、“妈妈”的故事。

该剧短小精悍,情节集中,感情真挚,主题鲜明。热情歌颂了剧中妈妈这一30多岁的妇女人物的凡人善举。通过剧情和人物呼吁在少儿成长阶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缺一不可。父母应给自己的子女更多的关爱。

花灯小戏《路灯下》的创作演出,是云南花灯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所采取的一个有力举措,是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花灯专业几十年来形成的艺术创作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弘杨。

由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创作演出的花灯小戏《路灯下》,虽是小型剧目,但主创团队实力雄厚。例如,作为《路灯下》编剧之一的杨澍,1993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2013年获云南师范大学艺术硕士学位,现任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教导处主任、教授。近几年来,他曾写过花灯小戏《路灯下》、《万树梅花一布衣》,滇剧小戏《丝弦》并获奖。另一位编剧马良华是云南资深剧作家。导演马丽、金正明都是国家一级演员,专业花灯教学名师。演员出身的马丽,经过导演专业培训和实践,具有深厚花灯剧导演艺术功力。多年来,她曾精心指导过三拨学生在《路灯下》扮演角色,认真向他们传授花灯表演技艺,成效显著。金正明在民间有“花灯王子”之美誉。云南省教育厅曾先后颁发“金正明名师工作室”和“云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金正明黄绍成表演技能大师工作室”两块牌匾。由金正明参与导演《路灯下》理应是一个高质量的剧目。音乐唱腔设计金俊东,是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花灯专业毕业生,现任云南省玉溪市花灯剧院主弦。由金俊栋设计《路灯下》音乐唱腔,观众普遍反映“好听”。

据了解,近五年来,花灯小戏《路灯下》曾先后有过三拨演员。第一拨演员,由教师姚沛玲在剧中饰妈妈,学生杨俊宇饰男孩,学生彭琛然饰女孩。第二拨演员,剧中妈妈仍由教师姚沛玲扮演,学生王文豪饰男孩,学生彭琛然饰女孩。第三拨演员分为两组。第一组:学生邓丽媛饰妈妈,学生张金龙饰男孩,学生魏丽瑛饰女孩。第二组:学生田谷景奇饰妈妈,学生王亚肖饰男孩,学生臧若涵饰女孩。

剧中男孩,初中一年级学生,13岁。女孩,妈妈的女儿,小学生,11岁。如果该剧由专业戏曲院团排演,难以在本院团找到这种年幼演员。而在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花灯专业则可以从本院少儿学生中发现好苗子,扮演剧中男孩女孩这两个角色。

正是结合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条件,发挥本院独特的优势,调动相关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经过规范严谨的艺术性实训,在花灯小戏《路灯下》扮演角色的学生,一拨更比一拨好。

花灯小戏《路灯下》,既是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花灯专业的一出优秀教学剧目,又是云南剧坛新编少儿题材花灯小戏佳作。该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采,装点全国全省戏剧百花园。可喜可贺!

20191213日稿

(作者系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副编审——胡耀池)